您当前位置:手机评站网 > 手机评测 >

就当大多数人都以为 1599 元的 Note 7 Pro 就是 Redmi 的上限的时候,它用一款打上了 Redmi 标签的 2499 元骁龙 855 手机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因为骁龙 855 加身,Redmi 今天刚刚发布的 K20 Pro 身披了 Redmi 以及 Redmi 前身——红米所从来没有体验过「旗舰」荣光。确实,这部迄今为止(也可能是空前绝后)最便宜的骁龙 855 手机并非只有旗舰 SoC 的空架子,甚至在很多方面它也足以对标最新一批旗舰。由于它的存在,会让我情不自禁地替小米担心:有了 K20 Pro,小米 9 可怎么办?

 

WechatIMG535.jpeg

 

 


K20 Pro 是否真的如官方钦定一样,配得上「旗舰」的称号?

自 MIX 2S 以来,它可能是看起来最有旗舰气质的小米手机


K20 Pro 是 Redmi 和小米第一部采用弹出式前摄的手机。这个「虽迟但到」的设计,让小米成为 OV 和一加之后,又一个站队弹出式前摄的手机厂商。

在刘海屏小米 8 / 水滴屏小米 9 的将就、以及 MIX 3 滑盖屏的「复古」之后,小米最终倒向弹出式前摄是可以预见的,但是意想不到的是,小米第一部采用弹出式前摄的手机居然隶属 Redmi。K20 Pro 价格虽然没有和一小撮用户预想一样,把价格定在 2000 以内,但是归根结底它还是以性价比为重的「轻旗舰」,率先采用成本更高、结构更复杂的弹出式前摄设计,无疑增加了 K20 Pro 的成本压力。

不过 Redmi 的激进也收到了回报:摆脱了前摄束缚的 K20 Pro,看起来比 MIX 2S 以来任何一部小米手机都更有旗舰气质。

 

20190527-DSD08794.JPG

 

 


虽然这么说略有一些讽刺,但是在经历的两代数字旗舰和一代 MIX 旗舰的失意之后,K20 Pro 从屏幕和外观设计上来看,确实是最无懈可击的一代小米系手机。

它的一整块 AMOLED 屏幕所带来的一体感和沉浸感,补足了小米 8 和小米 9 全面屏的缺失,而更轻巧的外形设计,也弥补了 MIX 3 的滑盖全面屏过于臃肿的短板。在这个屏幕至上的手机时代,K20 Pro 可能是小米第一次实现全面屏和握持感的统一。

关于全面屏,正如我在同样采用弹出前摄设计的 OPPO K3 的体验文中所说:

 

一整块没有刘海、没有水滴、没有挖孔的屏幕,意味着你的视野不会被割裂、阅读体验不会被干扰,屏幕一体感更强、沉浸感更足,真正可以在一整块屏幕上实现所见即所得的体验。

 

 

WechatIMG57.jpeg

 

 


在 K20 Pro 上,小米再次实现了全面屏,而且,是在保证握持感的前提下。全面屏是几乎所有厂商和用户达成的共识,即便是牺牲工业设计去委曲求全当然也是值得的,但是在这篇 K20 Pro 的体验中,我更想谈的是它工业设计给用户最直观的感受之一:手感。

大多数时候手机厂商尤其是国产厂商在发布会上聊工业设计的时候,往往是我最容易走神的时候。因为绝大多数时候,台前吹得有多好,实际体验就有多渣。

K20 Pro 可能是为数不多的例外。

其实早在发布会三天前,我就已经拿到了 K20 Pro,在上手的三天时间,我一直以为 6.39 英寸的 K20 Pro 的外观尺寸一定是小于 MIX 3 的,因为除了明显比 MIX 3 轻以外,K20 Pro 的单手握持的手感也比 MIX 3 好很多,单手握持时不只是没有硌手感,还可以很放松地用大拇指完成一些简单的触屏动作。

而小米在这方面的反面例证小米 9,不只是很难用拇指点按屏幕,前后面板和中框过渡设计不佳,甚至连导致手抓握时手掌都会有被「切」似的感觉。

 

WechatIMG58.jpeg

 

 


不过发布会上公布的 K20 Pro 的三围参数,证明它并不比 MIX 3 小多少。同样的 6.39 英寸屏幕,K20 Pro(156.7 x 74.3 x 8.8 mm)的长宽只是比 MIX 3(157.9 x 74.7 x 8.5 mm)稍小 ⋇,而因为弹出前摄模组更占空间,K20 Pro 的厚度甚至比 MIX 3 更厚。⋇ K20 Pro 尺寸收窄的原因应该是屏幕边框更窄。根据 GSMArena 的入库参数,K20 Pro 和 MIX 3 的屏幕尺寸、宽高比相同,但是前者的屏占比为 86.1%,后者为 85.0%。

所以,解释得通的原因可能就是如卢伟冰在发布会上所说,K20 Pro 调整了边框和前后玻璃之间的过渡设计。这种调整,让 K20 Pro 拥有了最近几款旗舰手机中难得的优秀手感,即便它还不能和三星 S10 这种顶尖的旗舰机型相比拟,但是 K20 Pro 握在手里的感觉,已经没有小米 9 的那种廉价感。这一点,可能是 K20 Pro 给我的最大惊喜。

除了骁龙 855,旗舰级的功能 K20 Pro 也没有落下


「旗舰 SoC」是「旗舰手机」的必要条件,但却不是唯一条件。K20 Pro 配得上老卢在发布会上宣称的「旗舰手机」的称号暂不讨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款 2499 元的骁龙 855 手机,在一部分功能上,K20 Pro 确实足够对标旗舰。

首先,是「第 7 代」光学屏下指纹。

K20 Pro 和 K20 都配备了「第 7 代」的光学屏下指纹,采用的是汇顶方案。

因为标准不一、定代混乱,所以我们也无法完全根据的代数来确定各家厂商采用的光学屏下指纹的技术优劣,从实际上手的简单对比来看,K20 Pro 的解锁速度比小米 9 SE 有比较明显的解锁速度优势,相比于之前发布的 OPPO K3,速度会稍快一丝,但是实际使用恐怕很难被感知。

在之前的沟通会上,老卢透露过在汇顶的屏下指纹方案之上,小米在内部对指纹解锁速度和指纹识别面积进行过优化,包括显示预加载、悬浮识别等,不过受限于上手时间暂时不能详细测试。但是以上手对比的指纹解锁速度来看,得出「K20 Pro 是目前市面上解锁最快的屏下指纹手机之一」这样的结论并不困难。

然后,是包含一颗 4800 万主摄在内的三摄组合。

这一套三摄组合的具体配置为:48MP IMX586 1/2” 广角主摄 + 13 MP 1/3” 超广角镜头 + 8MP 1/3” 长焦镜头。这套镜头组合可以兼顾日常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拍摄场景,配合夜景模式、AI 拍摄、全景自拍等拍摄模式,这套镜头大多数时候可以保证高质量的拍摄效果。

 

20190527-DSD08806.JPG

 

 


下面是一组样张:

IMG_20190526_164134.jpg

 


IMG_20190526_164234.jpg

 


IMG_20190528_112749.jpg

 


IMG_20190528_220124.jpg

 


K20 Pro 的样张宽容度非常高、白平衡也相当精准。大多数场景下,它的样张解析力是足够的,在 48MP 模式下,解析力明显高于小米 9 SE,放大细节更清晰一些,不过仍然有一定的涂抹感,48MP 模式下解析力能否媲美小米 9 恐怕会有疑问,因为没有对比样张,所以暂时不下定论;在人像模式下,即便是有骁龙 855 的 AI 加持,K20 Pro 在虚化主体背景时还是会出现明显的不足,算法需要进一步的优化;K20 Pro 的夜景拍摄速度非常快,样张的整体亮度很高但是亮部和暗部也不失均衡。

当然,还有 27W 快充。

K20 Pro 支持最高 27W 有线快充,和小米 9 相同。如我一直所强调的,快充可以显著提高手机的续航能力,而 K20 Pro 的 27W 的快充速度,基本上可以保证它的 4000mAh 电池在 100 分钟左右充满。

 

未标题-1.png

 

 


不过,需要留心的是,K20 Pro 标配的只是 18W 的充电适配器,而不是和小米 9 一样标配 27W 适配器,而且似乎第三方的 PD 快充头只能以 18W 以下的功率给 K20 Pro 快充,所以如果想达到 27W 的快充速度,用户可能还需要另外购买一个小米原装的 27W 适配器。

K20 Pro 能承受「旗舰」之重吗?恐怕很难



我们对旗舰的定义是什么?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旗舰手机,无外乎是有一块色彩精准、显示细腻、触控流畅的真全面屏,或者 4800 万像素的组合三摄,或者高功率的有线 / 无线快充,再或者线性马达、潜望变焦、双扬声器、全功能 NFC……当然,还有最基础、同样也是最核心的要素——顶级 SoC。

归根结底,「旗舰手机」应该能够凭一己之力,将用户体验再往前推进一点,引领手机前行的方向,让手机变得更加美好。

所以,从这点来看,虽然 K20 Pro 也许算不上「旗舰」,但是它却是当之无愧的「Redmi 旗舰」,因为它让我们对 Redmi 有了更多的憧憬。

在 2499 的价格束缚下取舍权衡之后,K20 Pro 依然可以拿出最强大的骁龙 855、最好的弹出式前摄全面屏、最快之一的屏下指纹,以及主流水准的 48MP 三摄、27W 快充、NFC、双频 GPS、3.5mm 耳机接口、Hi-Fi 音效……

 

20190527-DSD08753.JPG

 


如果你问我 2499 的 Redmi 值不值?我会告诉你目前来看恐怕没有比 K20 Pro 更值的手机了。

 

来源: 手机评站

热门手机排行榜

  1. 1Redmi K20¥1999
  2. 2vivo Z5x¥1398
  3. 4realme X¥1499
  4. 5vivo X27¥3598
  5. 6一加 6¥3199
  6. 9荣耀 Magic2¥3799
  7. 10三星 Note9¥6999

Copyright © 2016-2019 手机评站网(www.pingzhan.net)版权所有

业务联系: